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全面掀起“二次创业”热潮|上虞|杭州湾|项目_新浪新闻

 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

  过去一年,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数据逆势上扬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,特别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,经济发展延续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,实属不易。

  新春刚过,我们进园区、访企业、听心声,深刻感受到内外环境变化之下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争先率先的拼抢意识、主动求变的变革意识、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,以及勇毅笃行、唯实惟先、全面掀起“二次创业”的底气。

  新发展格局下,锚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,全年经济总量超2100亿元,工业产值、工业增加值增长12%以上目标任务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全面掀起“二次创业”热潮。

  2月12日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召开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,传出坚定而有力的声音:新的一年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要按照上虞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“1135”总体部署,牢牢把握“紧紧围绕一条主线、聚力锻造两张金名片、加快实现六大突破”的工作要求,拥江而立、向湾而兴,聚焦项目、大抓落实,二次创业再出发,感恩奋进开新局,努力为全区发展挑好重担、多作贡献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

  “紧紧围绕一条主线”就是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、竞争力提升、现代化先行这一主线,拉高标杆,以进促稳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变革性实践,推动总量质量持续跃升,在国家级开发区排名中持续晋位。

  “聚力锻造两张金名片”就是要在锻造五张高质量发展金名片的基础上,扛起首位担当,集中优势资源、集聚优势力量锻造“集群智造”“创新驱动”两张金名片,塑造经开区新优势,展现经开区新形象。

  “努力实现六大突破”就是要在招大引强、项目落地、产业集群、变革创新、产城融合、绿色安全等6个方面取得新突破、开创新局面。

  产业协同创新中心。

  国科控股中试基地。

  A 招大引强,实现新突破

  2022年1月12日,上虞举行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系列集中活动,共有16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,总投资297.8亿元。其中,制造业产业项目11个,涵盖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智能电气、现代医药等领域。

  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布局杭州湾上虞经开区,更多的头部企业登陆,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未来发展积蓄更多新动能。

 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、谋项目就是谋未来!上虞区委常委、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孙海明说,要强化“项目为王、企业至上”理念,把招大引强作为经开区工作的“一号工程”,坚持外资民资国资并举、项目资金人才齐抓、招商留商稳商并重,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,大力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、驻点招商、以商引商、基金招商,争取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,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,争取超千亿级的产业链项目正式签约启动。

  B 项目落地,培育新动能

  在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科创中心一楼大厅醒目位置,张贴着“2022年杭州湾经开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作战图”和“2022年杭州湾经开区政府投资项目推进作战图”。“共有182个总投资1440亿元的产业项目和46个总投资116亿元的平台项目加快推进。”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主要包括“市县长项目工程”、搬迁集聚提升项目和“五个一批”重大项目。

  金浦绿色纤维(浙江)有限公司总投资100亿元的年产100万吨差别化聚酯、72.8万吨涤纶工业丝建设项目,浙江昌北生物有限公司总投资52亿元的浙江医药上虞现代医药产业项目,绍兴杰涵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投资50.8亿元的智能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项目……年初以来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又有一批高科技、高附加值项目落户。

  “市县长项目工程”是省政府为了加强重大产业项目谋划盯引、提高发展质量效益而建立的一项工作机制。年初以来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以“市县长项目工程”为抓手,加大重大优质项目招商引资力度,加大落户项目推进的服务保障,目前已有6个优质项目列入“市县长项目工程”的“笼子”,投资总量达244.4亿元。像年产100万吨差别化聚酯、72.8万吨涤纶工业丝建设项目,建成达产后,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60亿元、利润34亿元、税收11亿元。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,这一项目的推进,无疑会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在经开区快速崛起。

  为力争完成“市县长项目工程”建设入库率和年度总投资完成率100%、“五个一批”重点项目应开工项目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100%的目标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压实责任、倒排时间、挂图作战,重点盯紧抓实晶盛机电金刚线项目、浙江医药项目等重大引领性企业项目,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二期等重大平台性功能项目,新东线公路工程上虞段、产业拓展区配套工程二期等重大基础性工程项目建设,确保一季度省市区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实质性开工,上半年省市县长项目100%入库,全年建成投产项目77个,新增、释放产能85亿元。

  C 产业集群,助力高质量

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坚持“群、链”双育,围绕“4+3+1”产业发展方向,加快推进强链、补链、延链、建链,通过培育大集群,助力高质量。“4+3+1”即新材料、现代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信息技术4大主导产业及航空、氢能源、高端电子化学品3大未来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。

  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力争新材料产业两年突破千亿元,现代医药产业3年突破200亿元,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今年突破260亿元。

  化工业是上虞区传统产业,目前2.0版正在扫尾阶段。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完成2.0版基础上,着手谋划推进化工行业改造提升3.0版,启动18个总投资544亿元的市区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项目建设,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。

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还全力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、“隐形冠军”培育壮大,推动企业“长高长壮”,打造“链主型+专精特新+产业链配套”的“雁阵形”企业梯队,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  D 变革创新,迈向数字化

  1月28日,浙江省经信厅发布《2021年浙江省“未来工厂”名单》,共有20个工厂被认定为浙江省“未来工厂”,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用电机事业部榜上有名。

  在卧龙的“未来车间”,映入眼帘的是智能制造核心装备,物联网感知、数据分析与优化、智能控制等,全部实现智能化。统计数据显示,“未来工厂”建设完成后,总体生产效率提高79%,生产运营成本降低33.5%,产品不良品率降低49.6%,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16.7%,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.3%,产品设计数字化率100%,设备故障率小于1%。

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,在智慧安全监管、产业大脑、未来工厂等方面创新打造一批有省市影响力的重大应用。坚持科技创新、产业提升“双联动”,在拉长产业链、补强创新链、提升价值链、优化生态链上持续用力,依托国科控股中试基地、天大研究院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、半导体装备和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势,全面建强“研发设计-小试-中试-放大生产”全链条创新链,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创新样板。

  目前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以更大力度、更优政策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、技术创新、人才招引,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、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,在引进国家级、省级人才和新增就业大学生上实现新突破。

  E 产城融合,提升辨识度

  拥江而立、向湾而兴。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产城融合,以主人翁姿态和舍我其谁的担当,推动百官、曹娥、崧厦、盖北、谢塘、道墟、东关等镇街与经开区功能互补、组团发展,探索在重要节点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。

  同时,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把精美设计、精细管理、精心施工贯穿于经开区开发建设全过程,以主城区标准规划设计绿化景观、节点靓化、交通路网等工程,推进风貌整治提升,进一步完善高端制造集聚区、产业拓展区基础配套,全面提升国家级平台的辨识度和品质感。加快医院、学校、金融网点等布局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。

  F 绿色安全,守牢三底线

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完善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,牢牢守住疫情防控、安全生产、生态环保三条底线。通过健全落实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体系,坚持人物同防、人物同查,严防输入性风险、流动性风险、集聚性风险,坚决筑牢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防线。

  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还通过组建国家级化工园区专业消防大队,坚决打赢“减总量、遏较大”生产安全事故攻坚战,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“双下降”。同时,推进美丽园区建设,抓好首批省级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”试点,对标国际建设无异味工业园区,加快创成“无废园区”。

  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。

  统筹 张小东 朱华忠

  撰文 范文忠

  摄影 龚洁节